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> 利来w66最老牌 >
利来w66最老牌
【历史文化】寻访拦马墙的历史回音‖章夫
发布时间:2024-02-16 03:23 来源:未知

  数年前,当喜欢游历故地的马恒健先生告诉我,“一定得去广元拦马墙看看”。我便默默记下了这个特殊的名字,走南闯北的他,知道我喜欢陈年老物。

  所谓拦马墙,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,就是古时拦马用的墙。我这里所说的拦马墙,地处广元剑阁县凉山乡。因为整个古蜀道上仅剩这一处,就显得尤为难得光明。

  四川的古道,以位于其北部山区的蜀道最为有名,其中金牛古道名气尤甚。此古道建于先秦,是连接秦蜀的唯一陆上通道,又称“先秦国道”。

  自秦以来,这条道上车水马龙,军队征战,商贾喧嚣,学人穿梭。吕不韦、李冰、卓文君……拥挤在熙熙攘攘的古蜀道上,他们从广元进入蜀道,经梓潼、白马关,最后抵达成都。

  只因庶务缠身,一直未能成行。这次来到广元,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要看看拦马墙。

  挡马墙,驿道险要处防备跑马跌落山崖而砌的墙(韩淑芳 摄,图片来源:四川方志图库)

  古蜀道,于我而言,最为难忘的莫过于地面上铺陈的石板路。之前在成都郊外蒲江走过一段茶马古道,又走过诸葛亮南征时的越西古道,还走过梓潼翠云廊……感觉均不一样。拦马墙蜀道的石板,镶嵌得错落有致,随着时光的雕刻,如行云流水般自然。两千多年人踩马踏,石板早已没有了棱角,从里到外透露出的,是一种亘古的沧桑美。

  漫步金牛道,人成画中景。一棵棵古柏,列阵一般耸立于蜀道两旁,有的老态龙钟,却皮若铠甲;有的枝繁叶茂,却苍劲挺拔;有的枯枝横剑,却冠刺蓝天……遒劲而有力,沧桑而威严。形如一道道哲学命题,考问世间。

  幽幽绿色,遮天蔽日。突然间,我像是被抛入古老的时空隧道,匍匐在这些默不作声的先贤脚下,让人陡生敬意南方财富:今日股票行情。

  置身于古柏丛中,我有一种不解,于波澜壮阔的历史而言,那些数量众多屹立于天地间的古柏,何以能存活千年?官方给出的“故事版本”,归结于历代的保护机制,说每一任地方长官在办理去留手续时,都会清点这些柏树。

  史载,自秦以来,剑门古蜀道共经历过八次大规模驿道整治。第一次发生在秦代,始皇帝大兴土木建阿房宫,“蜀山兀,阿房出”,秦令蜀道旁补植柏树,这批古树又称“皇柏”。后来陆续有三国时的“张飞柏”,东晋时的“晋柏”,以及后来的“李公柏”(史载,从剑阁,南至阆州,西至梓潼,三百余里官道,古柏数十万株,为明代剑州知州李璧所植)。正所谓“官民相禁翦伐”。自李璧大规模植树后,已成制度,并沿袭至清。

  历朝历代统治者眼里,接力棒一般的政府行为,使长长古驿道的古柏,蜿蜒成一条绿色长廊,早已与山间曲折的古驿道融为一体。

  体制的教化固然重要。实话说,这些故事却不能完全说服我。即使你地方官威望再高也鞭长莫及,乡野间的百姓为了生存,要盗伐几棵树,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。

  行进在古蜀道上,在一棵状元柏身上的红绸带上,我似乎找到了答案:敬畏使然。可以说,神一般的敬畏,是古树能够“活下来”的终极密码。

  我们这个民族,自古就有祖先崇拜的观念。祠堂神龛里高高在上的祖宗,就是神一般的存在。成百上千年的古树也如祖宗一般,人们便不会也不敢去“动”它。

  一旦老百姓有了这样的自觉行为(当然不排除历代地方官员立下的保护规制),官方的管理也就容易多了。

  各种因素杂糅在一起,老百姓便形成了一种“保护自觉”。比如梓潼县贡生潘渤见演武至水观音一段柏树稀疏,便带领祖孙三代及邻近乡民,十年间栽树两万余株。更多的,是民间“行善捐栽”行为,据说总共有数十万株,每捐栽一处,立碑文记载,以光耀祖宗。

  “剑门路,崎岖凹凸石头路。两行古柏植何人?三百长程十万树。翠云廊,苍烟护,苔花荫雨湿衣裳,回柯垂叶凉风度。”我们从清代剑州知州乔钵的诗中,可以深切感受到百姓这种深入骨子里的自觉。

  穿行在古蜀道的石板路上,不知不觉间,我来到了呈“之”字地形逼仄之处,路旁立有一块石碑。那块介绍拦马墙的石碑上,有一段说明文字:“秦汉古道大都顺山脊而造,依危崖而修。故危处自有墙式围栏建筑,或以土为墙者,又土石共为墙者甚多”。说明文还特地强调,“这是先秦大道上最典型的道路安全标志,也是今人研究古代道路建筑的重要标本”。

  走近“之”字地形,方能洞见对面的情况。但见一道浅浅的矮墙立于道路左旁(右旁是山体和古柏),我知道,那应该就是拦马墙了。细看拦马墙,墙外侧生长着厚厚苔藓,内侧则散布着一串串凹痕。在这里,我听到一个故事,说张飞驻守阆中时,一次前方军情迟迟未到,心急如焚的张飞担心贻误战机,派士兵沿途寻找,在金牛道一悬崖下找到了摔死的信使和马匹。张飞即令军队在金牛道凡险要处修筑一道道石墙,以防悲剧再次发生。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故事中的张飞,才有了最初的拦马墙。但可以想见的是,我所见到的那些凹痕,很可能就是挽救了那些快马加鞭军人生命的见证。

  这个拦马墙,算得上今天高速公路转弯处的护栏。拦马墙景区,防滑线、拴马桩、饮马槽、拦马墙……这些保持原始状态的古代交通设施,与今天的高速公路的减速带(防滑线)、停车场(拴马桩)、加油站(饮马槽)、防护栏(拦马墙)……几乎可以对应。传承与创新在此无缝衔接。

  从公元前三世纪赵武灵王“胡服骑射”开始,中国进入了马上时代。后来有了马鞍,马上战争便进入“飞行时代”。因为,在马鞍出现之前,骑在马上的人是不牢靠的。

  中国的“马鞍文化”源远流长。想当初,一个养马的古老部落(秦)用马纵横中华大地,并创建了一个大一统帝国。

  马鞍之上,是金戈铁马,是所向披靡,是秦砖汉瓦,是霸王别姬,是铁衣远戍辛勤久,是大风起兮云飞扬;马鞍之上,是春风又绿江南岸,是踏花归去马蹄香,是青春作伴好还乡。

  如果漂浮、泅渡于历史的长河,我们就可以如皮影戏一般,窥见马鞍之上的那些或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的人物,那些草长莺飞二月天或无边落木萧萧下的风景秦汉文化。

  我久久伫立于此。一会儿坐在拦马墙上凝神古柏,一会儿又站在拦马墙上眺望远方。似乎总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方位,来洞穿拦马墙悠长的景深。

  古蜀道上,飞奔过后早已看不见的马,与静如处子屹立千年的古柏,有如一动一静两个特别的意象物,标注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环球百科。

  任由时间流泻,沉浸于拦马墙,我听到了秦灭蜀的铁蹄声,看到了诸葛孔明的北伐身,闻到了唐皇入蜀的叹息声……秦汉盛世,三国烽烟,唐宋气象……我还看到了踌躇满志的司马相如从这里走向功成名就,看到了满腹华章的杜甫从这里走向浣花草堂……他们或从容,或匆忙,或仓惶,或无奈地行进在镶嵌拦马墙的古蜀道上。

  拦马墙,成了整个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历史现场之一。它一直默默无声,一直沉寂低调,终致沦落为历史的旁观者。古柏列阵一般进入人们眼帘,历代骚人墨客留下吟韵无数;拦马墙却显得格外孤寂,虽然关键时刻确保尔性命无虞。

  其实,我想说的是,古蜀道上,拦马墙的故事同样悠久。越久,才会越显示出它的伟岸来利来w66最老牌。

  古蜀道饮马槽,古代专门解决蜀道上行走驴马等牲畜饮用水而开凿的石槽,分移动和不可移动两类,多呈方形,对研究古蜀道交通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(图片来源:广元市文广旅局)

  一条古蜀道,半部华夏史。听当地友人讲,上世纪30年代修建川陕公路时,大部分剑门古蜀道不见了踪迹,幸而在剑阁普安镇到凉山乡段拐了个小弯。